2018年12月23日 星期日

紀念 Geetaji


文  心宇

大家,
Geetaji12/16 ()清晨離開了。

最後片刻,她寧靜於一個覺察呼吸的Asana中。

因為她這74年的存在與給予,我們擁有了現在如同太陽與月亮平衡,陰與陽能量豐沛交融的練習。

這幾天在普納紀念週的教學,是Geetaji給予的最後教導。她叮嚀我們,持續在練習與愛之中。


我想起Guruji 艾揚格老師的話:「我誠摯的祈禱:我的終點,是你們的起點。」



Gruji BKS Iyengar 艾揚格老師 百歲冥誕

  心宇

今天是Gruji BKS Iyengar 艾揚格老師的百歲冥誕。
無論身處何處,我們以練習向Gruji致意。

當你在練習時,不要去想身體的改變,要去思考意識與心的變化和延展。你們和我是一,是在一起的……
---BKS Iyengar



        願慈悲、智慧和勇氣,與所有練習者相伴。

印度 普那 B.K.S. Iyengar 百年冥誕紀念


整理 心宇

練習紀錄:

12/14是艾揚格老師的百歲冥誕,這2週有近1,500位來自全球各地的瑜伽練習者齊聚印度普那。

謝謝Gruji 艾揚格老師,用一生的練習與教學,將瑜伽智慧之傘庇蔭大地。

第一天的開幕與練習:

首張照片中的2位是艾揚格學院院長Geetaji (艾揚格老師女兒,傳承瑜伽練習智慧、完整女性瑜伽練習)Prashantji (艾揚格老師兒子,以講述瑜伽哲學著名)





印度普那的艾揚格上師百歲冥誕紀念已進入第七天,主題來到兒童和青少年瑜伽。
連結中有很多充滿笑容的精采照片和大家分享。孩子們在前方、大人在後方,上千位不分老少的練習者。

新竹練習室寒暑假有時也會安排以青少年為主的練習,和孩子一起上過課的同學都會感到不一樣的節奏和活力。

艾揚格老師曾說:瑜伽沒有年齡限制,9歲到99歲都可以練習。
他的練習也確實直到四年前--- 96歲離開這一世的軀體為止。

除了依程度分級的一般課程與療癒課程,普那學院的兒童瑜伽課程也一直鼎鼎有名,帶給了眾多孩童、少年少女健康的身體,與內在的自信。


2018年5月12日 星期六

搖籃曲



       1  Choi Jung In - Born

       2  Yo-Yo Ma feat. Alison Krauss - Simple Gifts

       3  Jewel - Simple Gifts

       4  Jewel - Twinkle, Twinkle Little Star

 

/景清

起初

感到有意識時,像被海洋的水包圍著,

有時感覺輕微波動的水,按摩著身體,輕微的搖曳,被舒服包覆著;

有時聽到細微的旋律,伴隨從頭頂微弱的光一起進來,慢慢習慣這聲音,

聽著聽著,吮著拇指,睡著了。

後來

在某個夏夜裡,海風從窗戶吹進來,輕拂略帶涼感,可以聞到空氣中的淡淡海洋味道,聽著同樣的旋律伴隨,時而輕拍著肩膀,時而輕拍著背,額頭細微的汗珠來回被輕輕抹去;呼吸聲和著音符緩緩,感到安心,放鬆,

就這樣眼皮沉重,慢慢轉頭側邊逐漸睡去。

睡夢中回到最初的記憶。

 

2018年2月11日 星期日

暖暖





/心宇

這是前年22日,老師生日宴時長文師母拍的,應該會是這輩子最喜歡的照片之一吧!

像一個標記,標記我回到老師身邊,標記這些年來可與人說或還只能靜待成熟的種種轉折。

二十多年後,終於能欣然承接老師的喜歡與愛,與我一點一點的接受更深、更細微的自己若合符節。

重回老師身邊不是來依靠的,雖然明白老師完全可以依靠。這樣的師生之愛裡,我感到平等與自由。

謝謝老師來當我的老師。
願這枚標記成為冷冷天裡小小的暖壽之圖。

2017年5月26日 星期五

走進森林



敞開胸懷,擁抱大自然。


(圖片:網路)




2016年7月14日 星期四

駝式 (Ustrasana)


練習者  心宇,景清
拍攝      彥任
筆記      景清            2016.07



(駝式 / Ustrasana)

駝式是需要雙腳配合向下紮跟,心胸敞開的後彎練習。

在平常生活,我們比較習慣身體前傾的動作,而較少於反向的後彎姿勢來中和。

一如其他後彎姿勢,伸展脊柱是很重要的必備動作,展開胸腔,活化肺部,在停留中,藉由呼吸,讓血液帶著氧氣輸送到身體各部分,滋潤細胞。

進入前的熱身,準備動作能讓身體在進入駝式,蓄足能量以負荷地心引力所帶來的沉重感,上半身的牛面式先打開肩胛帶,接著低弓箭步,下犬,靠牆的椅式,讓下半身的大腿,膝蓋等部位熟悉接下來需要工作的部位。

進入的方式,可以選擇背靠牆或面對牆。先說面對牆的順序,瑜珈墊貼齊牆緣,墊可對折或加鋪薄毯,減少膝蓋的壓力。高跪姿面牆進入,雙腳膝蓋貼齊牆緣,膝蓋中間可夾磚提醒雙腿是往中間集中,不往外打開(使用磚的厚、薄和高度視個人需求調整)。膝蓋到大腿根部貼到牆面,雙手先扶兩側髂骨,調整位置等高,脊柱向上提伸,眼睛正視牆面,不縮下巴,維持與喉嚨之間的平面;保持目前狀態幾個呼吸,然後雙手握拳,轉開肩膀,貼到後側的臀部上方,背後兩片肩胛骨往中間集中,擴展前胸側,但不推腰,持續保持脊柱往上提伸;膝蓋和小腿垂直往下施力於墊上,雙腳腳趾立起(初學先立起腳趾,可減緩後彎的深度),腳跟朝天,兩腳掌之間同樣可夾磚提醒。

決定性的瞬間



1.          Guy Farley – photos
2.          Guy Farley – frozen
3.          Guy Farley – drawing


文字 /景清

一直以來常聽妳提到決定性的瞬間,心之所嚮,那會是怎樣的景況。於是留上心之餘,在日常生活,保留一份空間,等待捕捉妳眼中瞬間

每個人的感受都是獨一無二的,在交流妳我所感受是否貼近之前,我得先學會看見,看見妳眼中的美麗。

* 要如何地看見呢?

在《白日夢冒險王》,華特米堤是負責雜誌照片的編輯,因為弄丟一張要當雜誌封面的照片底片,於是下定決心,踏出冒險的腳步,要找尋寄出底片的攝影師,尚恩。最後在喜馬拉雅山找到攝影師,尚恩正要拍一隻雪豹,而我對於他們關於美麗的對話,留意在心上:

「那裡有一隻雪豹,就在這山脊裡,所以我們千萬不能動,大家稱雪豹是“鬼貓”,牠神出鬼沒。」

「鬼貓?」

「美麗的事物不想引人注意」

……

2016年5月2日 星期一

母親之光






「讓你的心向著被給予的每個神性時刻敞開。向你對這個星球的愛、這個存在、以及所有生命中的珍貴存有、身在這裡的機會敞開。停留於愛之中,知道自己將被保護。……

當一切安置下來,當光回歸,你會以新的眼睛去看。你所看見的美,將通過感恩與敬畏融化你的心。你將聽到歌曲美妙的張力,比所能想像的還要美麗。這是地球的靈魂之歌,她美麗的孩子---正是你,而你心中早已知道。你最終將會憶起­­---這正是你來到這裡的全部原因。」

--- 基莎.克洛瑟 (Kiesha Crowther)


祝福每一位媽媽和「地球母親」,願心相連,光芒映照彼此。



2016年3月5日 星期六

蝴蝶停在鼻尖上---2016元旦共修小記


文字   心宇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拍攝   彥任



(玫瑰與上師)

蝴蝶
一如每回練習的開始:安安靜靜,和自己一起。
漸漸地,這個自己,既不是眼所視得的軀體,也不是奔波於世間角色的扮演,只是單純的一份清明。
呼吸間,皮肉邊際逐漸隱約透明,彷彿無數細膩撫觸---光與氣流,緩緩充盈。寧靜的雙翼展開,無邊界。
覺知收駐鼻尖時,是薄翅黃蝶停於春光。至細微處,呼吸之風如羽毛輕拂,細細溶溶流走:溢過鼻翼邊緣、人中溪谷、唇上纖孔寒毛…,清晰一如聚焦放大之景像。
梵頌之聲緩緩震動起,謙遜與尊敬之光,注入深深河流。

音聲翅膀落靜,睜開雙眼,我們復回此身軀,重新清晰身所扮演。同時明白:自身既是、又不僅是眼所能見;在那目不得視之處,所有人一起飛翔……。


(靜靜坐,深深唱)

陽氣
於陽氣充沛的練習中,強壯與活力重塑身心,這逐步積累的力量支持我們觸碰、探索諸多限制:身體的慣性;心理上的安全感;畫地自限、避免冒險、封閉不同生命面相的根深習性……。

跨越身心習性的持續歷程裡,如果我們保持覺察力,將清楚見到陌生與懼怕的轉化。


(低弓箭跨步)

2015年12月31日 星期四

冬至。心平安


圖  / 文  : 彥任
練習者   : 心宇,only






平安夜,天空零星雨落。
李克承故居長廊燈光,
溫暖安定。
2月京都大雪時,鴨川庵有相同氣息。

靜、定、流動。
言語沈潛。

空間中默契滑過;
時間感,忘了存在。

心。
安穩、真實。




給親愛的孩子

心宇

昨天,我們在新竹影像博物館一起看了等待已久的紀錄片:
《給親愛的孩子》





我是宜蘭長大的孩子,山林溪澗田野草徑,幼少時期仍然環身皆是。山海與我們距離之近,僅需要一輛普通鐵馬。國小遠足在圳頭野炊抓蝦;初戀背景是憂鬱藍的宜蘭海岸,與綠蔭光影靜謐蜿蜒的宜蘭河。

而這些年,我有時不認得我的家鄉;有時看著我的孩子想,將來他成年後,記憶中還會有成片的,或溫柔或狂野的綠嗎?

25歲研究所畢業時,曾回宜蘭做了2年田調採訪工作。這讓我對日據以來,台灣是如何一階段一階段失去大山巨林有初步的了解。但當時年輕的我,並無意識到該為或能為此做些什麼。

謝謝幾乎同齡的黃淑梅,因為30歲時921地震後現場目擊的震撼,她的生命從此與這座島嶼真實相連。

她將深情、理解、努力、與行動......注入紀錄片中。

如果,有更多的我們因為看見、了解,而傳達、而行動,
那麼,荒蕪之地也將再次充滿新苗繁花......即使需要等上300年。

這是一座曾經蓊鬱百分之七十大山綠林的豐饒島嶼啊!

黃淑梅導演仍帶著《給親愛的孩子》在北、中、南巡迴展映,
片中的魯凱族耆老Lekeai與陳玉峯老師也一如既往在守護山林的路上前行著。
看見了嗎?他們正對我們招著手
......

帶著自己和孩子一起來吧!



2015年11月16日 星期一

叩問-- 2016年元旦共修邀請


心宇

每年年末,我們如此俯視自心:

不要問自己,「如果我把這個送給另一個人,我將擁有什麼?」
要問,「如果我不能將某件事物送給另一個人,那麼擁有它有什麼用處?」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--- 寂天菩薩




2016元月一日上午,將是練習室第三年的元旦共修。
        新年第一天,我們以100分鐘的練習---靜坐、唱頌、陰瑜伽和陽瑜伽,向自身與世界致意。
所有練習時生起的敞開、寧靜、專注、正念,我們獻予世界。
所有練習中觸碰的局限、脆弱、困難、無明,我們深深接納。
所有參予者的學費,交予新竹市家扶中心貧童獎助學金。

請參看2014年的〈開始--元旦共修小記
以及,2015年的種子--元旦共修小記

一旦清楚意識到站上墊子,既為了自己,也是為了他人時,寬廣的練習道路就展開了。
OM......願你同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