親愛的老師和夥伴們
1. 駝式:
2. 戰士三:
3. 猴神哈努曼:
今年在快接近年終的時候,我們剛好有機會可以複習到去年前三名的體位法。其實在較早的課堂也複習過不只一次,只是每次上到這前三,內心直直告訴自己,至少今年的排名應該不會變動才對,就這麼篤定?
當然有可能是本身努力不夠,感受幾乎都是一樣。但情況是這樣嗎?也不盡然,對於層次,在感受方面可以稍微有些區分,就像是食物或香水的味道有分前段、中段和後段,在我的感覺,駝式等體位也是。
前段,在剛開始聽到老師說今天的主要練習是駝式時,在更早之前會有「怎麼會?」「這麼快就又輪回來了?」到現在可以比較坦然接受,需要時間的磨合,接受也是一種練習,沒有速成的捷徑。這裡提到比較容易接受的意思是解讀在身體的表現,代表不會太緊張,那麼肌肉就不會緊繃,呼吸就不會憋氣,忘記正常調息,能正常呼吸,體驗就會由此發生、進入。
中段,通常不管是新生或老生,老師都會再強調注意事項,提醒大腿要夾緊厚磚,雙手握拳放在薦骨附近,而不是在腰際,雙腿的髂關節要盡量往前推靠近牆,上半身往上提,不要急著一次就往後倒,那麼腰椎很容易會變成支撐點而受傷。這些提醒是一個過程,當然如果到身體的極限,就要知道返回或停止,探索自己每次的臨界點可以到達哪裡?前進或後退是常理,再一次接受自己的現在,沒有比較。
當提醒漸漸融入成為身體的一部分,練習空間中出現導引線,導引線會帶領身體到達可以到達的地方,還可以,就停留,呼吸。當然駝式會讓腦子出現兩種對話,「可以再停久一點嗎?」「啊!不行,肌肉快爆炸了」這時如果還有餘力,不妨聽聽身體在說些什麼?因為每次在後段的尾聲,總是會有些扼腕的感嘆,怎麼那時沒有要﹒﹒﹒
後段,駝式返回時,有如五千公尺的最後衝刺,呼吸非常非常的喘,肌肉非常非常的酸,等到休息片刻後,身體卻如此輕盈,宛如重生,這時反而告訴自己有空一定要多多練習,也要多多愛惜自己的身體;從前到後,過程中會越來越明白想和做的差異。
今年前三名讓人有「我還可以做得更到位」感受的體位法有:
(影像: Yoga) |
(影像:網路) |
(影像:網路) |
曾經想過,是否有什麼容器可以容納駝式帶給的酸、酸、酸。等到容器大到足以容納可以承受的酸時,界線或許就此消失,酸與我共存。
景清 2013/02/08
(影像:網路) |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