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8月29日 星期六

夏日凝視

文字/拍攝    彥任

20157月。落地窗前。閱讀)
幾個月來,打開廣播整點新聞,總聽見「希臘倒債危機」或「希臘抒困方案」等相關報導。6月下旬,翻開14年前已泛黃變質的希臘相薄,回憶三個女生飛往雅典的種種,打算分享那年所感受到,為了籌辦2004年奧運而充滿活力熱情的希臘。
8月快過完,超過交稿日10天,仍寫不出對應希臘照片的任何字句;心中了然,要能寫出東西,唯有忠實呈現當下心境。
取消預訂暑假出發的瀨戶內海跳島旅行,整個盛夏,在「閱讀」和「凝視死亡」之間流轉。孩子們敬愛的93歲爺爺檢查出癌末;一向堅定、勇敢的爺爺,淡然的交待不做任何治療、不急救、不通知任何人、不公祭。我心中敬佩著這樣的堅定勇敢,亦是我未來向世界告別的典範。
然而,當失禁突然發生在自律甚嚴的軍人爺爺身上,似乎比疾病本身更難以接受 -- 不再能掌控自己身體,是何等挫折。一個早晨,爺爺拿刀刺進腹部,企圖結束生命;我們全心的守護陪伴,終於讓爺爺心情稍微好轉,而能夠擁有最後一小段寧靜相處時光。
那段期間,我埋首於生死學書籍--《好走:臨終時刻的心靈轉化》、《假如我死時,你不在我身旁》、《道德的重量:不安年代中的希望與救贖》……。有時完全沈浸閱讀之中;有時內在過於擾攘,只能靜靜放空。希望透過沒有阻隔的真實陪伴,與老人家聊聊內在深層的部分;實際情況卻一點也不容易。
7月中旬,正喝著咖啡的早晨,接獲通知,兒子的老師於生產時過世。那位美麗溫柔,帶兒子認識《小王子》並愛上扯鈴的年輕老師,滿心期待自己的孩子出生,卻連看一眼孩子也來不及就離開人世。想起自己生產時的危險經歷,使我的不捨增加好幾倍沈重;在靈堂外坐著陪老師先生說話的午後,背部的炙熱豔陽無法穿透受寒的心。
20158月。台北。爺爺書房)
帶兒子參加完老師告別式隔週,8月初的清晨,爺爺心跳緩慢停止。接近臨終時刻,我看見再堅韌的生命,也可能變得脆弱不已。爺爺在最後階段常說到「都是空」、「如浮雲」、「沒有路了」……。短時間發生的一切,使我有被擊潰的感覺--平日腦袋中所想像,迅速崩解。
曾經以為面對自己的死亡時,可能會平靜且勇敢;現在徹底了解想像和現實的巨大落差,死亡是多麼龐大的終極課題。仍在世的人對於死亡的反應及態度,使我對人性看法有極大扭轉;某些形式所呈現之無意義,更加深原有的困惑。

台北書房玻璃門片上的書法,是爺爺字跡;懷念時我想,或許也不全然是空。這篇文字和近日心境一樣覆蓋上灰色沈重,是一段生命真實記錄。
不會為自己貼上「憂鬱」標籤。
我認同《道德的重量》作者所言:「……平常的不愉快和喪親的痛苦,變成了臨床上的憂鬱症;日常生活中的憂慮和擔心,變成了焦慮症;而政治暴力後的精神傷害,則被稱之為創傷壓力症候群。於是,痛苦的經驗被重新定義為精神疾病,需要接受專家治療,其中最常見的便是藥物治療,我認為這些都是在貶低一個人的價值,輕視並且同質化人類經驗的多元樣貌,同時將人們置於一種前所未有且令人害怕的危險中:人們可以透過消費,諸如藥物這樣的產品,來滿足所有的慾望,卻活得沒有靈魂 -- 一個交雜著矛盾對立的情緒和價值觀的產物,它混亂的獨特性,卻是人之所以存在的重要核心。」

20158月。夏。午)
秋意在我生命第四十一度靠近。運動完,汗水滿身;音響流瀉著雷光夏第七號作品,蟲鳴夜晚格外療癒。以余德慧教授為《道德的重量》寫的序,做為這個夏日篇章結尾。
「人生裡不斷發生的事故、機緣、變化與外在的衝擊,都無法以原則性的概念加以通約,裡頭也沒有首尾一貫的邏輯,所有的變故都意味著轉化的力量,所有的轉化都朝向個體化的風格塑形,而在這過程裡,有些真正事關緊要的東西就會發生,而到底何者是生命最緊要的?這個問題沒有普遍的答案,只能循著個體的生命獨特機緣、命運去發現。」
20015月。雅典。乞討的婦人)
希臘回憶,日後慢慢聊。

2 則留言:

Unknown 提到...

請問有其他聯絡方式嗎?fb粉絲專業?

JingChing 提到...

Hi 您好
網頁在動態照片下的-練習室課程-分頁,
有課程簡介和聯絡方式,再請留意。
一切平安! James